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成立于1990年,从2002年开始连续三届被内蒙古卫生厅评为“内蒙古临床心血管内科重点学科”、
被包头市卫生局评为“包头市心血管内科领先学科”。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机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合作研究单位、中国心血管网内蒙古自治区远程教学培训中心、与阜外医院协作建立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使我院正式纳入国家心血管疾病关键治疗技术临床中心研究信息平台,同时成为了中国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的示范中心,逐渐将心内科打造成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功能于一体的心血管疾病综合救治平台。
1993年建立了心内科导管室,首次开展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室上速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安装及先心病封堵术;1998年与北医大人民医院共建了“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并与北京阜外医院、安贞医院、朝阳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2004年成立了“包头市心脏病会诊中心”;2005年率先在包头市开展了急诊PTCA及冠脉支架置入术,建立了包头市首家“急性心梗诊治绿色通道”,显著提高了急性心梗的抢救成功率,完成了大量的心脏病救治和介入治疗,同年开展了床旁超声、心肌酶、BNP等相关化验;2008年开展了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同年首次于主动脉内囊反搏泵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2011年首次在包头市开展了房颤射频消融术。2017年开展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OCT);
2013年2月由包头市卫生局正式批准成立了“心血管病研究所”,2015年成立了包头市中心医院“转化医学中心”,2017年3月批准成为“包头市转化医学中心”、同年又被批准成为了“包头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2018年12月包头市转化医学中心被内蒙古发改委评审为“转化医学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包头市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包头市中心医院合作中心;与北京瑞客东华转化医学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北京瑞客东华转化医学研究院-包头市中心医院合作中心”;2016年与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建立了“心血管病院士专家工作站”,2017年与陈义汉院士合作建立了“转化医学与心血管创新院士工作站”,同年11月,成立了包头地区首家国家级胸痛中心,2018年6月由包头市发改委批准成立了包头市胸痛中心联盟委员会;2018年与上海同济大学成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已逐渐打造成为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心血管疾病综合救治平台。
目前,科室设有四个病区,床位195张,除普通病房外,还设有配套设施完备的CCU病房及独立的心导管室、心功能室、心脏电生理室、超声诊断室、中心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拥有先进的西门子机器人血管造影机、房颤消融导航系统(Carto)、具有FFR功能的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OCT)、冠脉内超声、主动脉内囊反搏泵、血栓弹力图仪、16导多道生理仪、射频消融仪、临时心脏起搏器、心功能测定仪等大型仪器。拥有电刺激仪、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血流变学测定仪、系列心电图装置、临时心脏起搏器、运动平板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心肺功能检测仪和管理设备、CCU病房中心监护系统、ECT、彩色超声多普勒等设备。
开展的心脏病诊疗项目有: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脉血管支架置入术诊治冠心病、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夹层动脉瘤、射频消融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房扑及房颤、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起搏器安装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三腔起搏器安装术治疗心力衰竭、ICD安装术治疗特发性室速、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下腔静脉置入滤器治疗深静脉血栓防止肺栓塞、床旁血滤治疗心力衰竭、心脏康复治疗等。年门诊量30000余人次,年住院量6000余人次,年抢救危重病人600余人次,年心脏病介入诊断及治疗2000余例。
中心实验室专用场地占650平方米(其中包括110平米的层流清洁区),总投入约2500余万元,投入建成的生物样本库和分子检测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现有主要的设备包括:超低温冰箱8台(-80℃)、Hamilton核酸液体工作站、ABI 7500荧光定量PCR仪、ABI数字PCR仪、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系统、chef全自动文库制备系统、冷冻高速离心机、EVOS全自动荧光显微扫描系统、Affymetrix 3000Dx基因芯片系统、全自动组织芯片杂交系统、生物安全柜工作台、流式细胞仪、Agilent液质联用系统等。
开展抗凝药物和肿瘤靶向药物敏感基因检测、无创产前遗传病筛查、液质联用系统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临床实践、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性心肌病筛查方面的临床实践、药物浓度检测、心血管病患者外周单核细胞和血浆、基因组的提取及标准化存储、综合多组学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数据、患者临床数据及随访信息建立具有权重分析功能的数据库、开展流行病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