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包头市中心医院医疗组的专家们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在国家1~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了对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筛查和甄别工作,并组建医疗梯队进驻我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收治医院——包头市第三医院隔离病房,与兄弟医院携手对11名确诊患者(其中4名重症患者后转一附院治疗)开展医疗救治。包头市中心医院管理集团医院成立后,两院形成合力,在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各级专家组的帮助、指导下,开展远程、视频会诊,采用中西医相结合治疗,最终完成了确诊患者“清零”收官战,对包头市整体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逆行而上,担当疫情防控重任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的蔓延打破了农历新年的喜庆气氛。
包头市中心医院疫情防控集结号骤然吹响,全体医护人员主动请战,白衣执甲,逆行而上。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按照包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要求,包头市中心医院院长胡江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院感、医疗、培训、消杀等11个小组。院长助理、急诊科主任、北梁新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永旺被任命为医疗专家组组长,感染管理科主任李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常晓悦、呼吸科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边喜民为副组长,刘永旺、李立、常晓悦、边喜民,以及影像科主任马利军、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君艳、中医主任严长宏等7人为首席专家,成员包括全院相关科室30余名专家。
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改进,指挥部下设的小组已从11个增加到22个,医疗专家组首席专家也从7人增加到11人,成员从30余人增加到40余人。
除了指导临床救治、排除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制定诊疗方案等“本职工作”外,医疗专家组指导并参与了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选址、改造、流程制定,院外医疗队援派,培训,防控手册编写等各项工作,在医院疫情防控全局工作中担当重任。
原来的发热门诊在门诊三楼,因为是外挂楼梯,患者上下稍有不便,加之疫情形势发展和防控工作需要,医院需重新选址发热门诊并改造出应对“大疫情”的隔离病房。新址设在旧外科楼,内有中医科、全科、皮肤科、儿科、制剂、病理等10余个科室的门诊或病房,在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的前提下顺利搬迁、腾空新址,同时按照院感要求完成门诊、病房改造的流程布局,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患者通道、医护通道的划分,以及相关检验、放射等医疗设备的安装。在哪儿封门、如何分区......每个细节都由专家组成员敲定,所有流程都必须符合院感和疫情防控要求!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搬迁改造仅仅耗时1天时间,跑出中心医院的“加速度”。
1月26日傍晚,包头市首例确诊患者转至包头市第三医院,1月27日,包头市中心医院首批援助市第三医院医疗物资即刻到位,第一梯队3名医护人员当晚进入三医院隔离病区。在两个多月的抗疫工作中,医疗专家组共组织5个梯队的医护人员进入三医院隔离病区,参与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救治。兄弟相携、共克时艰!
包头市中心医院管理集团医院成立当天,两院专家组合二为一,作为“二部”的中心医院专家组成员连夜进驻“一部”,考察、完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流程布局,完善移动CT、DR等医疗检查设备设施......支援“一部”的5个梯队医护人员亦先后进驻隔离病区,人、财、物拧成一股绳,整合资源,严密防控,加强救治。
自治区督导组、土右旗、达茂旗......哪里疫情防控有需要,市中心医院的医疗队就进驻到哪里,体现了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
甄别诊断,不漏掉一名患者
在抗击疫情的两个多月的关键期,医疗组的专家们没有休息一天。“前期工作任务非常重,身体的疲劳、超负荷的工作尚在其次,心理压力却让每个人绷紧了神经。”市中心医院院长助理、医疗专家组组长刘永旺表示: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一版接一版出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尚在一步步地摸索、实践,加之该病毒可谓“流氓病毒”,假阳性、假阴性、无症状感染......给甄别诊断带来不少困难,而管理集团医院的具体诊疗方案都要由专家组领导签字确认:患者是不是新冠肺炎、能不能定“疑似”,每一次甄别、每一个方案、每一笔签字都是“责任”,重如泰山!
医疗专家组11名首席专家成立了首席专家群,疑似病例、疑难复杂病例在群里会诊,能排除的排除,进入正常诊疗环节,不能排除的留观,确定为疑似病例的送到包头市第三医院(管理集团医院一部)救治,进一步检查、治疗,进行核酸检测......
随着一版又一版国家诊疗方案的出台,专家组以网络、微信群视频、课件授课、OA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新版诊疗方案的学习、更新。尤其是第五版方案,对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诊断标准有了“突然改变”:不问流行病学史、不管有无与确诊患者接触史,只要临床上符合“发热咳嗽症状、白细胞血常规提示病毒感染特征,影像学有典型肺炎表现”三点,即可定疑似,且诊疗方案中无具体解读,这给临床诊断、甄别带来极大困难。
“这样的病人实在太多了,比如当前正是流感高发季节,许多流感患者、发热患者都能靠上这‘三点’,这意味着流感患者或其他病毒感染者都可能被当作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对待!”医疗专家组副组长、感染管理科主任李立介绍说,第五版方案出台后,医疗组专家认真组织学习、研究,仔细推敲新冠肺炎典型影像学特点,最终达成共识。“当时常晓悦主任还在赤峰,她提出新冠肺炎的影像学特点是:早期患者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肺实变。这样,我们通过CT影像,就能很好地对疑似病例进行甄别了。”
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包头市中心医院管理集团医院共组织专家会诊65次,确诊疑似病例并转至包头市第三医院疑似病区治疗17人,还有19例患者居家隔离观察,“我们发热门诊随防组的医护人员天天打电话随访,每天大夫打一遍、护士打一遍,了解患者体温、病情变化,判断患者需要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还是来院治疗。”李立表示,除了加强监管外,他们还与社区形成联防联控、进行双重管理,严防死守,以应对任何疫情变化的出现。
尽职履责,大义面前“不当逃兵”
在发热患者的排查甄别、疑似患者的确认、确诊患者的治疗以及医疗援助各项工作中,医疗专家组成员以疫情为主,以医院为家,表现出大义担当和医者责任。
疫情发生后,广大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前线:
1月26日傍晚,包头市两例确诊患者转至包头市第三医院,当晚,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闫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王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理师董华洁作为第一梯队的援助人员率先进入三医院隔离病区。在长达2个月管理集团医院共同抗疫的关键期,另外4批梯队的援助人员紧随其后,参与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医疗专家组首席专家、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君艳作为第三梯队的一员,“逆行”三医院隔离病区,零距离接触患者,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在土右旗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包头市中心医院按照市卫健委要求,医疗专家组派出一行4人的专家组进驻土右旗医院,工作期间,她们在原有6例确诊病例的基础上,再次确诊1例新冠肺炎患者和两例疑似病例,筛查120余名发热患者,在土右旗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作为自治区督导组专家,包头市中心医院医疗专家组副组长、首席专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的常晓悦在赤峰工作期间心系两地,一边出色完成当地疫情的督导工作,一边参与中心医院管理集团医院疑似病例的甄别诊断和确诊患者的会诊治疗,返院后亲自率第5梯队医疗支援人员进入三医院隔离病区,带领由三医院和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治团队打赢了包头确诊病例“清零”收官战,包头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为严防境外输入病例,医疗专家组按照自治区和包头市卫健委相关要求,派出4名医护人员进驻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开展入境医学排查工作......
在筛查、甄别、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医疗专家组随时可能组织会诊,首席专家微信群的会诊更是如此。一天时近午夜,李立刚回家不久准备休息,就接到发热门诊打来的电话,一名患者需要会诊,甄别是否是疑似患者。李立挨个给大家打电话,一场午夜会诊就此展开......
刘永旺不仅是市中心医院医疗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还是急诊科主任,北梁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无论是急诊科、还是社区疫情防控,都像医院“发热门诊”一样,是疫情防控的“排头兵”,疫情当下,重任面前,57岁的刘永旺克服了身体的病痛和疲累,坚守了初心和责任,“大义面前,我们不能当逃兵!”刘永旺说,医务人员必须尽自己的责任,因为大家守护的,是人民健康的防线。
稿件来源:包头晚报 沈建梅
校对: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