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高地】精准微创 科技护航——包头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我市首例国产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腰椎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
 |
|
日期: [2025-04-29] |
手术机器人正重塑现代外科体系,通过“精准、微创、远程”三大核心优势,突破医疗资源时空限制。国产技术的崛起为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注入新活力,包头市中心医院积极推动科技、政策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2024年7月,代表中国智造顶尖水平5G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该院。在过去近10个月的时间内,包头市中心医院在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及妇科等领域共完成了多例机器人辅助手术。近日,包头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完成了我市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腰椎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降低,机器人手术有望成为普惠医疗的重要支柱。

机器人规划螺钉角度及长度

微创手术切口

近日,一名因外伤导致腰2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患者于包头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了国产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腰椎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当日,无影灯下多学科团队以毫米级精度共谱生命交响曲。在麻醉科医师主导的静吸复合麻醉支持下,骨科团队开启“脊柱精准重建”攻坚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唐彦超教授与包头市中心医院骨科李录军副主任医师联袂操刀,张国保主任医师、李志远主任医师默契配合。借助机器人导航系统实时捕捉骨折椎体三维动态,机械臂联动系统突破传统视角局限,经皮建立双侧椎弓根通道,六枚智能感压螺钉分毫不差嵌入预定轨道。术野洁净,未出现明显出血点,神经监测信号全程平稳。术毕,患者双下肢运动功能即刻评估无异常,右下肢感觉麻木明显好转。


国产机器人,开启骨科手术新篇章
1. 亚毫米级精度,安全无“盲区”
本次手术采用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其定位精度达亚毫米级,可基于CT影像智能规划螺钉植入路径,精准避开神经与血管,确保内固定位置与术前设计完全一致。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机器人辅助大幅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降低辐射暴露风险。
2.微创优势,加速康复
手术仅需在背部切开6个约1厘米的小切口,经皮植入椎弓根螺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周期缩短50%,患者疼痛感轻,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极大提升了生活质量。
仿生操作,灵动自如
1.复杂骨折的“克星”:腰2椎体邻近胸腰段,解剖结构复杂,传统手术易因视野受限导致复位偏差。机器人凭借三维影像重建与智能导航,精准锁定骨折区域,实现闭合复位“一步到位”。 2.骨质疏松患者的福音:机器人可个性化设计螺钉长度与角度,避免因骨质薄弱导致的固定失败,尤其适合老年或骨质疏松患者。
专家解读
本次成功实施的国产机器人辅助腰椎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系包头市首例骨科智能手术。其突破性价值体现在三维创新维度:技术层面完成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全流程临床验证;医疗层面建立机器人辅助脊柱精准复位固定标准化临床路径;战略层面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平台,加速构建北疆区域性智能医疗中心。包头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李录军指出:“这不仅是设备迭代,更是诊疗体系的重构升级。该系统通过5G技术实现毫米级操作延迟控制,使跨区域同步手术成为可能。随着‘精准智能骨科时代’全面开启,包头市中心医院将持续推进机器人辅助复杂术式研发,以科技创新驱动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化,为患者构建全新生机通道。”腰椎爆裂性骨折并非“绝境”,微创技术为患者带来新希望!包头市中心医院骨科团队将持续推进脊柱微创技术发展,以更小的创伤、更快的康复,助力每一位患者“挺直腰杆”,重启健康人生!从“遥规划”到“遥操作”,从开放到微创,未来,包头市中心医院将持续探索智能医疗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文字:骨 科
一审:关 庆
二审:徐文华
三审:闫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