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与死神赛跑,守护生命的奇迹——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抢救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
  日期:  [2025-02-17]

2025年2月10日晚八点,正值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万家灯火团圆之际,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却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患者王某因“突发意识不清约3小时”被紧急送入医院,一场与死神较量的战斗就此打响。


争分夺秒,与死神较量


患者入院时病情危急,急诊科医师初步诊断为颅内出血可能,立即启动抢救流程。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患者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随时可能发生呼吸骤停。神经外科全俊才医师会诊后,果断建议急诊气管插管,并迅速将患者转入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神经外科主任黄劲超主任医师接到电话后,立即从家中赶往医院,组织神经外科脑血管治疗组医师进行术前评估。结合影像学检查,患者被诊断为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Hunt-Hess分级为4级,病情极其危重,随时可能因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为了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神经外科团队在全麻下紧急为患者实施了右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攻坚克难,精准守护生命


术后,医生立即联系影像科迅速为患者进行了颅颈动脉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动脉瘤。黄劲超主任医师又立即组织团队讨论手术方案,大家一致认为左侧大脑前动脉A2为责任血管,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动脉瘤未破,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额底脑内血肿,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环池周围大量积血,对脑干功能形成严重危害,最终神经外科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夹闭未破裂的动脉瘤并清除颅内血肿,以挽救患者生命并改善预后。


手术过程中,困难重重。术中发现患者脑组织肿胀严重,脑内血肿与蛛网膜粘连紧密,分离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动脉瘤可能再次破裂,导致致命性大出血。在颅内有限的空间内操作,对主刀医师的心理素质和显微技术要求极高。然而,神经外科团队没有丝毫退缩。主刀医师蔚强主任沉着冷静,凭借精湛的显微操作技术,成功分离并夹闭了动脉瘤,同时清除了额叶血肿和脑环池内的积血。术中,脑组织恢复了良好的搏动,骨瓣复位后颅腔生理结构得以恢复。

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患者夹闭了颅内两枚动脉瘤,拆除了威胁患者生命的两枚“炸弹”。术后24小时,患者恢复清醒,复查头颅CT显示:颅内动脉瘤完全夹闭,脑血肿清除,骨瓣位置良好,患者四肢均可自主活动。

技术创新,守护生命的希望


此次手术是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首次通过微创开颅手术一次性成功夹闭两枚颅内动脉瘤。对于多发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案,能够在夹闭动脉瘤的同时清除颅内血肿,减轻出血带来的并发症,极大减少手术费用及后期长期口服药物的副作用。
近年来,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在颅内动脉瘤治疗领域不断突破,已独立完成多例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高超的技术水平和默契的协作能力,也为更多复杂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元宵佳节,守护生命的团圆


正月十五,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却坚守在手术台上,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他们的努力,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也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团圆。
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神经外科团队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用技术书写了生命的奇迹。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正是对“元宵佳节”最好的诠释——团圆,不仅是亲人的相聚,更是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守护。

文字:神经外科

一审:关   庆

二审:徐文华

三审:闫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