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高地】沪蒙协作,“胰” 路领航:包头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高难度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
  日期:  [2025-01-10]
【核心提示】在时代奋进的浪潮中,沪蒙合作奏响了一曲曲民生改善、协同发展的激昂乐章,医疗领域的携手共进更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篇章。包头市中心医院,作为区域医疗的中流砥柱,近期成功完成的高难度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宛如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患者的生命新航道。

医疗创 “胰” 举




66岁的陈阿姨(化姓)在体检中发现胰腺肿瘤,再加上腹部阵阵隐痛,让陈阿姨担心不已。五天后,在家人陪同下,陈阿姨到包头市中心医院就诊,当天就在肝胆胰脾一科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接收陈阿姨后,下一步怎么更好地为患者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包头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一科的医疗团队也为难了。胰体尾切除术,向来是外科手术领域的 “险峰”。
胰腺,这一深藏体内、毗邻诸多重要脏器与血管的器官,手术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大出血、胰瘘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传统开放手术犹如在荆棘丛中开辟道路,对主刀医生的体力、经验与技巧考验极高,切口大、术后恢复慢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恢复过程更为艰难。
而此时,包头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一科的医疗团队借助沪蒙合作的东风,开启全新救治路径。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佳斌教授前来指导手术。
金佳斌教授作为国内胰腺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拥有丰富的机器人手术经验,其精湛的医术和先进的治疗理念为此次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前不久,包头市中心医院引进了国产 5G 远程手术机器人,这一先进设备为手术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精准智能,巧切胰尾肿瘤




术前,包头市中心医院梁鲁院长医疗团队与金佳斌教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病例研讨和手术规划。通过对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运用先进的影像技术精确地确定了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脏器的毗邻关系,制定了详细且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图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陈阿姨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医疗团队决定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保留患者的脾脏,这一决策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复杂性,但对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图说:手术机械臂
手术当天,在金佳斌教授的主刀下,手术团队紧密协作,有条不紊地启动了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手术室内,气氛紧张而有序。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前,通过操控机器人的机械臂,如同拥有了一双灵巧且稳定的“超能力之手”,精准地在患者腹腔内进行着复杂而精细的操作。机器人所提供的高清三维视野,让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医生眼前,每一个细微的血管、神经和组织都一览无余,为手术的精准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片

在手术过程中,金佳斌教授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巧妙地避开了周围的重要血管和神经,细致地游离并结扎相关血管,逐步将胰体尾肿瘤完整地从周围组织中分离出来,同时成功地保留了陈阿姨的脾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整个手术过程出血极少,患者的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平稳,手术团队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顺利地完成了这一高难度的手术操作。
术后,陈阿姨被安全送回病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密切监测下,恢复情况良好。经过病理检测,最终确诊肿瘤为浆液性囊腺瘤,这一结果让陈阿姨和家属以及整个医疗团队都松了一口气。术后,陈阿姨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各项身体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目前已顺利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医路领航 守护健康




沪蒙合作+手术机器人=手术的成功。这不仅是技术的凯旋,更是沪蒙合作深厚情谊与卓越成效的见证。
打造医疗高地,推进沪蒙医疗合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举措。通过合作,包头市中心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四级手术量较前增长,医院影响力明显提升。此次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的成功开展,更是包头市中心医院在沪蒙合作框架下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紧密合作,医院不仅引进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同时借助专家的指导和交流,培养了一批本地的专业医疗人才,提升了医院整体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这一成功案例,也为今后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包头市中心医院以此次手术成功为新起点,未来,包头市中心医院将继续深化沪蒙合作,积极探索更多领域的合作机会,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健康内蒙古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将有更多疑难重症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国内一流医疗红利,沪蒙携手,正为北疆大地铺就一条坚实的健康之路,向着医学高峰无畏攀登,让生命希望永不落幕。

文字:亦   辰

一审:关   庆

二审:徐文华

三审:闫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