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维盛博士/副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七月流火的大暑,是我国24节气中夏天最后的一个节气,直接反映了气温与节气的关系。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大暑分为三侯:一侯腐草为萤;二侯土润溽暑;三侯大雨时行。从物候特征我们也不难看出,同小暑的炎热相比,大暑不仅仅是炎热,更多了一层湿热。
先人通过观察物候特征并对其进行总结,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物候特征。侯是气候之义,每侯都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侯应。物候自然包括气象、物象两个内容。虽然这些物候特征放到今天,有一些看起来并不科学,甚至有些并不存在,但物候曾是判断节气的一个重要依据,个别侯征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炎暑蕴蒸,食欲下降。尤其在今夏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既需要提高自身抵抗力,又需要维持免疫力平衡,不吃好又怎么能行呢?
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日益转变以及社会大家庭的不断融合,传统意义上的北方人吃凉性食物、南方人吃荤食过大暑的习俗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但有一条自古民俗,依然值得提倡并推崇,那就是“大暑食谷”。
1
谷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
一日三餐都要摄入充足的谷类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简称指南)推荐我国成人每天摄入250-400g谷薯类食物。按照每天所需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50%-65%计算,一个体重在60-70kg的成人,每餐都需要1-1.5碗(份)米饭或者1-2个(份)馒头。可通过每餐选择不同的食材种类,并采用各种烹调加工方法将谷物制作成不同口味、风味的主食,来丰富谷类食物的选择。
2
粗细好搭配,营养价更高
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然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称为全谷物。
全谷物保留了天然谷物的全部成分,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以小麦粉为例,与特二粉相比,特一粉的口感可能略好一些,但其膳食纤维、维生素B2、钙、铁等矿物质营养素的含量都略低一些,部分谷物及制品营养成分数据见下表所示,为了摄入更全面的营养素,主食一定要做好粗细搭配。杂豆类食物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钙、铁等矿物质营养素。指南推荐每天吃相当于一天谷物的1/4-1/3,也就是每天吃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50-150g。
3
谷粮多融合,烹调好滋味
大暑湿热,日常一定要注意适量补充水分。粥品就是很好的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食材与粥品都很配哦。二米粥、燕麦粥、绿豆粥、八宝粥......大暑的粥品,可以适量多一些水分,食用时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营养,一碗温热的粥,绝对是既消暑又养心。只喝粥肯定是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撑的,一些杂豆类如芸豆、花豆等,可以融入菜肴,做成美味的凉菜,搭配粥品食用。还可以利用现代炊具,将口感粗糙的全谷物食物制作成软烂、口感更好的食物。这些食谷小妙招,你有没有get到?
除了大暑食谷,湿热的伏天里,也不可贪食寒凉的食物,如冰糕、冰激凌,冰镇的各种饮料等。这类食物除了会对胃肠造成强烈的刺激,也含有较高的添加糖,多食对健康不利,适可而止是最好的建议。除了饮食,大家也要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的方式,保证睡眠,精心养气,晨间傍晚等气温稍低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如慢跑、快走等适宜的运动,一方面出微汗,一方面耗能量。当然运动后要记得及时补充水分、替换干爽的衣物。
大暑大暑,暑气至盛,但“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大热已至,清凉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主编,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一册,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3. 任今晶. 二十四节气的审美文化研究-以诗歌为例[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4. 刘昌宇. 大暑节的饮食文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7-17(006).
5. 曲夷. 夏季养生明理法,小暑大暑不纠结[J].中医健康养生,2018(7)
6. 国华. 大小暑,三伏天,心静无欲自然凉[J].中医健康养生,2018(7)
7. 卢昉. 小暑大暑,祛湿养阳正当时 [J].中医健康养生,20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