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期, “警惕家中老人沉默性缺氧”话题 引发大众关注, 血氧仪、制氧机等纷纷热销。 那么, 是否人人都需要,有没有作用? 哪些家庭需要必备? 哪些家庭没必要盲目跟风?
是否人人需要?
由于老人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处于缺氧状态下老人十分危险,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来说,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出现危急重症。
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呼吸界》的“解密不一样的流感”系列讲座中谈到新冠重症救治时候表示,要为居家、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储备好血氧仪,随时做好检测。
那么,血氧仪、制氧机等家用医疗器械类产品,是否人人都需要,有没有作用呢?
北京急救中心主治医师李坚韧表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需配备一台血氧仪。他介绍到,血氧饱和度本身就是一个波动的指标,数值的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指端是否破损、个人活动和身体基础情况等。
与医用脉氧仪及综合性的监护仪相比,家用血氧仪测出的数值只是起到一个参考值的作用,并不能作为一个诊断的标准,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指标来确定是否真的有缺氧情况。
况且,监测监护类产品与体温计、电子血压表不一样,即使上市的时候符合定检要求,但随着使用次数增多也会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出现数值不准的情况。
李坚韧建议,如果家里没有血氧监测仪,可以观察老人的神志,因为意识情况能够反映脑部供血的情况。若出现身体出大汗、肢端发冷,还要配合血压和体温是否正常来综合判断。
以下人群可配备
部分人群由于免疫力低下,是感染新冠后易出现重症的高危人群。如果家里有这一类人群,可以考虑在家里备上家用血氧仪。
1、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
2、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3、肿瘤患者
4、有高龄老人、婴幼儿的家庭
医生提醒,最近门诊中有许多因为对新冠过度紧张而测出血氧异常的患者,甚至有人发热后一直夹着血氧仪,发现数值异常就马上报警,这些情况都是没有必要的。
相较重视血氧,更要观察自己的体征、症状,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同样的活动量下比以前更容易气促、呼吸困难、脉搏急剧加快等,提示有可能出现缺氧问题,建议及时就医。
切勿盲目跟风选购
对于出现血氧饱和度过低的情况,能不能用家用制氧机进行吸氧?对此李坚韧介绍,如果患者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同时血氧下降或者脉搏加快,此时就需要紧急处理了,采取的措施中就包括吸氧。
但从医疗上一般不会使用制氧机吸氧,因为家用制氧机制氧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制氧、分子筛等,化学原理就是通过加药片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分子筛就是把大气中的氧气通过分子筛筛出来,但是这些方法产生的氧气浓度很难保障。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韩淑华认为,如果老年人无基础疾病并接种了疫苗,不必要准备制氧机。
有专家提示,极重度的慢阻肺患者、已出现低氧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其他疾病患者及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吸氧。韩淑华提示,即使本身有吸氧需求,也应遵医嘱使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同时,使用家用制氧机制氧,无法很好地测定氧气的浓度有多少,同时浓度能保持多久也是问题,因此在使用时更加需要注意,不要盲目随便地给患者进行吸氧,一旦操作不当吸氧浓度过高,有可能会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病人的呼吸频率反而可能会慢下来,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什么样的家庭需要配备制氧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制氧机主要是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使用,一般健康家庭无需在家中配置制氧机。
在此提醒大家,针对现在市面上的血氧仪、制氧机等,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勿盲目跟风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