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我市实现无新增病例目标。11月1日起,全市转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这场持续近一个月的新冠疫情,终于迎来了胜利。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积极行动、党员先行、正面迎战,以实际行动护卫包头市老百姓生命健康安全。 驻守医院的他们
包头的十月,寒意渐浓,昼夜温差较大,气候的原因,使得门急诊脑血管病就诊人数不断上涨,加之疫情因素我市其他医院接诊范围有限,为有力保障包头市罹患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生命安全,做到抗击疫情、救治患者两不误。神经内科主任王宝军、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姜长春研究决定,让资历高、经验丰富的许海东主治医师入驻急诊科负责会诊工作, 脑卒中DNT时间大大缩短,避免急性脑梗塞符合静脉溶栓、需要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延误治疗时机,积极发挥了急诊绿色通道作用。10月以来,急诊完成静脉溶栓22例,血管内急诊介入治疗15例。 
▲凌晨线上会诊SAH患者
支援核酸采样的他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神经内科接到上级要求后,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组建人员参加东河区核酸大筛工作,他们中有的刚下夜班直奔采集点、有的采完核酸后还要进行日常临床诊疗工作,他们没有抱怨、没有迟疑,毅然奔赴抗疫的前线,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奉献不是简单的词语,付诸行动的人皆是伟大。 截止目前,神经内科医务人员连续参与完成东河区22轮核酸大筛采集工作。


▲梁芙茹主任调配核酸采样人员安排次日工作

▲神经科核酸采集工作人员各采样点工作留影
方舱实验室里的他们
核酸检测是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直接方法之一,也是“离病毒最近”的工作。神经内科化验室主管检验师庞江霞、王慧接到指令,10月4日至今,进驻方舱实验室,支援核酸检验工作,为东河区核酸大筛检测贡献自己的力量。

▲神经科庞江霞(左)和王慧(右)支援方舱核酸检测工作照
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他们
定点医院主要收治重症和确诊患者,方舱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在这里仿佛身处“阳圈”中,需要百分百的细心、耐心和千万分的勇气。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无惧病毒,主动请战,分三批派出李艳、王晶、曹梦娜等十几位护士,派出赵世君、郝喜娃、任凤飞、李霞、李秀娥、杨俊峰等医生,依次进驻疫情最需要、最危险的地方,与兄弟科室战友通力开展工作。 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自己微小的力量,神经内科满乾坤和刘忠两位康复师自愿加入到抗疫物资运送的团队中,奔走于所需之处,为市中心医院各科室、核酸采样点、方舱医院、方舱实验室送去抗疫物资。

▲神经内科李艳、曹梦娜和赵文霞支援方舱工作留影

▲神经内科郝喜娃、杨俊峰、李霞支援市第三医院工作留影

▲神经内科李秀娥(左)、任凤飞(中)和赵世君(右)支援定点医院工作照

▲神经内科奋战在各个岗位上的“抗疫人”
平日里的普通医生和护士,面对疫情,瞬间转化为一名坚强的“战士”,不管是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还是在核酸采集点,都有神经内科人的身影。神经内科人都秉承着“精勤仁和”的精神,发扬着神经内科四十年吃苦耐劳、踏实认真的优良传统,坚守在抗疫的战场。他们携手共进,只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撰稿人:神经内科 李霞
编辑整理:宣传科
|